2020年11月6日,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自然資源局組織召開了包頭市“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項目驗收會。包頭市自然資源局、項目驗收專家組及承建方奧格智能的相關項目成員出席了本次會議。經成果匯報、系統演示及質詢和討論等環節,專家組一致同意本項目通過驗收。
項目專家組認為包頭市作為內蒙古自治區住建廳“多規合一”試點城市,本項目的成功建設將在自治區“多規平臺”建設領域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同時本平臺構建“多規合一”一張藍圖,整合全域各類空間規劃,劃定城市三區三線等具體舉措及成效,也具有重要實用價值和推廣意義。
一、 建立了全市統一的空間規劃展示與共享平臺
包頭市的“多規合一”不是采用“拼湊模式”將所有規劃簡單地進行合并,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在統一的空間信息平臺上,通過建立統一的包頭2000坐標系,匯總經濟、社會、土地、環境、水資源等各類規劃和現狀數據,形成涵蓋7大類、49小類、100多個圖層的“多規合一”資源體系,實現優化空間布局、有效配置各類資源,提升政府空間管控和治理能力,為實現包頭市“一張圖”管理及國土空間規劃奠定了基礎。
二、 形成高效的項目前期策劃生成管理體系
形成建立項目生成機制。在項目審批前進行前期預審,項目相關部門同步進行前期意見征集,若與相關規定、要求有矛盾沖突,需由發起人組織進行矛盾化解;若符合相關規定、要求,即可實現項目生成策劃,為進入并聯審批節約時間。通過項目生成有效解決了規劃、土地、生態、產業等空間要求協同問題,落實投資、預選址、承載力、規劃指標等條件,保障項目可決策、可落地、可實施,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提速提供支撐。
三、 有效提升審批效率,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
本平臺推動包頭市行政審批從“以項目為中心”向“以規劃為中心”轉變,實現“審批前服務最優、審批時間最短”,為項目加速審批提供了先決條件,為實現“最多跑一次”奠定了堅實基礎,大大壓縮了審批時限、優化營商環境。
作為包頭市空間規劃領域制度創新的重要舉措,本平臺通過聯合審批,轉變原有審批模式,實現以制度創新再造審批流程,推進空間管理體制改革,提升審批效率,優化投資環境;切實強化包頭市政府空間管控能力,促進內蒙古自治區空間規劃體系優化升級。本項目的建設只是包頭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接下來,奧格智能將繼續深化平臺應用、加強平臺運維管理,助力包頭市打造內蒙古自治區“放、管、服”的示范市。